rén

人物


拼音rén wù
注音ㄖㄣˊ ㄨˋ
词性名词

人物

词语解释

人物[ rén wù ]

⒈  小说或戏剧中被描写的人。

人物描写。

character; figure;

⒉  被认为有突出或显著特性的人。
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——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
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——毛泽东《沁园春·雪》
恺撒是个伟大的历史人物。
西人之画,则人物必有概范,山水必有实景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
⒊  讲话者;提警告、提要求、鼓励或发命令的人。

由一个圈内人物指导。

voice;

⒋  有才能之人。

此人是个人物。

talent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人与物。

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夫至人者,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,不以人物利害相攖,不相与为怪,不相与为谋,不相与为事,翛然而往,侗然而来。”
成玄英 疏:“夫至人虚心顺世,与物同波。”
《隋书·律历志上》:“自夫有天地焉,有人物焉。”
明 张纶 《林泉随笔》:“言天地人物之理,固不随一人而存没也。”

⒉  指人与财物、财富。

《后汉书·段颎传》:“今 先零 杂种,累以反覆,攻没县邑,剽略人物,发冢露尸,祸及生死,上天震怒,假手行诛。”
宋 苏轼 《富郑公神道碑》:“宋 兴百三十年,四方无虞,人物岁滋。”

⒊  特指人与其他动物。

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己部第一章:“若物类无此爱质,则人物之生不育,而万类灭絶久矣。故生生之道,爱类之理,乃一切人物之祖也。”

⒋  指人。

《文选·何晏<景福殿赋>》:“远则袭阴阳之自然,近则本人物之至情。”
李善 注:“《汉书》 晁错 对策曰:‘计安天下,莫不本於人情也。’”
《醒世恒言·小水湾天狐贻书》:“主人家道:‘长官语音,不像 江 南人物。’ 王臣 道:‘实不相瞒,在下原是京师人氏。’”
沙汀 《航线》:“从房仓里和统仓里挤出各色各样随意装束着的人物,好象发生了火警。”

⒌  他人。

《东观汉记·第五伦传》:“伦 免官归田里,不交通人物,躬与奴共发棘田种麦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自叙》:“口不及人之非,不説人之私……未尝论评人物之优劣。”
《南史·傅縡传》:“负才使气,陵侮人物,朝士多衔之。”

⒍  指才能杰出或声望卓著、有地位的人。

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“劭 与 靖 俱有高名,好共覈论乡党人物。”
唐 杜甫 《赠崔十三评事公辅》诗:“舅氏多人物,无慙困翮垂。”
赵彦材 注:“舅氏之家多有人材,必应如上所言騫腾富贵之事也。”
宋 范成大 《送通守林彦强寺丞还朝》诗:“地灵境秀有人物, 新安 府丞今第一。”
梁启超 《南海康先生传》第一章:“其人未出现以前与既出现以后,而社会之面目为之一变,若是者庶可谓之人物也已。”
沈从文 《萧萧》:“祖父是当地一个人物。”

⒎  指人的品格、才干。

唐 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卷中:“贞元 中, 杨氏、穆氏 兄弟人物气概不相上下。”
唐 白居易 《唐故通议大夫和州刺史吴郡张公神道碑铭序》:“或以人物著,或以閽阀称。”

⒏  指人的外貌。

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五:“卢 虽人物甚陋,观其文章有首尾,斯人也,以是卜之,他日必为大用乎?”
《水浒传》第五七回:“众人看 徐寧 时,果然一表好人物:六尺五六长身体,团团的一个白脸,三牙细黑髭髯,十分腰细膀阔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六:“却见是一个中年婆娘,人物也倒生得乾浄。”
清 韩泰华 《无事为福斋随笔》卷下:“肃宗 谓 李揆 曰:‘卿门地、人物、文学,皆当世第一,信朝廷羽仪乎?’故时称三絶。”
田汉 《获虎之夜》:“陈 家起先嫌我们猎户出身,后来看得你人物还不错,才应允了。”

⒐  指人的志趣情性。

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记诗》:“高秀实 茂华,人物高远,有出尘之资。”

⒑  特指在某方面有代表性的人。

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五章:“短短的一天时间,她简直把他看作理想中的英雄人物。”

⒒  指辨别评述人的流品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“其在君乎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《续汉书》:“玄(桥玄 )字 公祖,严明有才略,长於人物。”

⒓  指以人物为题材的中国画。

宋 苏轼 《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》诗:“丹青久衰工不蓺,人物尤难到今世。”

⒔  文学作品和艺术品中的人物形象。

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异七·西洋画》:“西洋所製玻瓈等器,多奇巧,曾见其所画人物,视之初不辨头目手足,以镜照之,即眉目宛然姣好。”
清 陈其元 《庸闲斋笔记·作官须明公罪私罪》:“门前有一大池,冬日涸水,取鱼于池底,起得四五寸土偶万计,人马戈甲,雕鏤精絶,儼然如生……然水中之土何以能结成人物,岂亦化工为之耶?”
丁玲 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·写在前面》:“只想把这个阶段的土改工作的过程写出来……人物不要太概念化就行了。”

国语辞典

人物[ rén wù ]

⒈  人和物。

《汉书·卷一一·匡衡传》:「能尽人物之性,可以赞天地之化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回》:「这会城却也人物富庶,房舍稠密。」

⒉  人。

《文选·何晏·景福殿赋》:「远则袭阴阳之自然,近则本人物之至情。」
《醒世恒言·卷六·小水湾天狐贻书》:「主人家道:『长官语音,不像江南人物。』王臣道:『实不相瞒,在下原是京师人氏。』」

⒊  人的仪表、气度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六〇回》:「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,五分不喜;又闻语言冲撞,遂拂袖而起,转入后堂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二〇回》:「见那新娘子辛小姐,真有沉鱼落雁之容,闭月羞花之貌;人物又标致,嫁装又齐整。」

⒋  有品格、才干的杰出人才。

唐·杜甫〈赠崔十三评事公辅〉诗:「舅氏多人物,无惭困翮垂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二三回》:「顾盐商道:『不但东西出的好,就是人物也出在我们徽州。』」

英语person, character (in a play, novel etc)​, protagonist, CL:個|个[ge4]

德语Persönlichkeit, Figur (S)​

法语personne (n.f)​, personnage, protagoniste

分字解释


※ "人物"的意思解释、人物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考察其代表人物戴震、阮元各自的学术主张与学术实践,比较二者的同异之处,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汉学治学宗旨的科学性与局限性。

2.像他那样的创巨痛深杰出人物,将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。

3.基于此,我们在进行小说教学时教会学生准确地把握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,对教学定会不无裨益,有时甚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从而成为一条解读小说的终南捷径。

4.帕西奥虽然嚣张跋扈,但也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物,丝毫没有留下任何给别人抓小辫子的把柄,不然怎么可能直到现在,帕西奥还能过的如此快活逍遥呢。

5.有一种长得十分漂亮的家伙,或者一种自以为了不起的人物,他们老是要求别人大大帮他一个忙。他们因为疯狂地爱着自己,也就以为人人都疯狂地爱着他们,人人都渴望着替他们当差。说起来确实有点儿好笑。塞林格

6.数过去百年间对香港娱乐事业最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,邵逸夫当之无愧,身为邵氏与无线创办人及掌舵人的邵逸夫,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。

7.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:呆若木鸡、目瞪口呆、神采奕奕、全神贯注、聚精会神,眉飞色舞、张口结舌、挤眉弄眼、眉开眼笑、目不转晴。

8.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,一百年来,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,前赴后继,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,是可歌可泣的。

9.不论从其变化多端的写人叙事,还是从其生动的人物形象,以及严格的求实精神,它都是后代传记文学的滥觞。

10.保剑锋、张一山、常戎等嘉宾的到来,不仅让“勇者三国”群星云集,同时也带来人物反串、争奇斗艳、结盟背叛的桥段。